
??魯網7月14日訊 近日,菏澤市立醫院心內二科介入團隊應用Shockwave震波球囊技術成功為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安某完成了嚴重鈣化病變的介入治療。這是近期心內二科第二例應用此項技術治療冠脈嚴重鈣化病變,標志著菏澤市立醫院心內科冠狀動脈鈣化病變的介入治療水平上升了新的臺階。
??今年5月份,安某因反復胸悶前往市立醫院住院治療。期間,醫生為其行冠狀動脈造影,結果提示冠狀動脈多支病變且累及左主干,主要以左主干以及相連的前降支近中段重度狹窄伴嚴重鈣化為著。
??由于檢查到的該血管直徑比較大,手術團隊經過慎重考慮,應用了血管內超聲(IVUS)及旋磨技術,于左主干及前降支近段病變植入支架及給予藥物球囊治療。
??安某出院后,胸悶癥狀較之前大有緩解,但是仍然間斷性感覺到胸悶、氣短伴雙下肢水腫,于是前往心內二科找到吳付軒主任進行再次問診。經過全面認真的檢查,吳付軒建議患者再次行冠脈造影檢查和OCT(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檢查,必要時行震波球囊治療。
??經過反復溝通,安某對吳主任給出的治療建議很是信任,同意其診療措施。在吳付軒帶領下,介入團隊密切配合,再次冠脈造影的同時,應用OCT技術,檢查提示出左主干及前降支近段病變重度鈣化,且以環形鈣化為主,鈣化積分4分,最小管腔面積2.61平方毫米,面積狹窄率71.5%。
??此時,硬核技術——震波球囊技術登場,發揮了高超有效的治療效果。經過治療,安某的胸悶癥狀得到了有效緩解,其家人也表示對治療效果很滿意,對吳付軒主任帶領的介入團隊表示深深的認可。
??應用震波球囊技術后,將Shockwave沖擊波球囊順利送達左主干至前降支病變處,球囊加壓至4個大氣壓,釋放脈沖,10次脈沖為一周期,治療7個周期后球囊膨脹滿意并成功完成支架植入。術后再次行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檢查,結果顯示支架內最小管腔面積7.5平方毫米,明顯擴大,且支架膨脹率100%,支架貼壁良好,支架邊緣未見明顯夾層術后。
??術前OCT檢查
??術后OCT檢查
??冠狀動脈血管鈣化是冠脈介入手術中比較復雜和“棘手”的困難,因為鈣化病變像“石頭”一樣硬,會導致血管高阻力,且多伴有血管成角、扭曲等,對血管擴張的反應較差,這就增加了冠狀動脈介入的難度和風險。同時,血管鈣化也是支架血栓形成和再狹窄等不良結果的主要因素。針對冠脈鈣化病變,震波球囊技術則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通過球囊導管將特定頻率的脈沖式沖擊波定向輸送至鈣化部位,利用間歇脈沖的機械能釋放,以局部高效的震蕩形式,對血管內的鈣化結構進行“敲打”“震碎”,在避免對血管損傷的同時,針對性地破壞血管內膜上和血管壁的深層鈣化病變,從而明顯改善血管的順應性,而不損傷血管壁及軟組織,安全性較高,同時可以縮減手術時間,降低風險,震波球囊技術聯合血管內超聲為嚴重鈣化病變介入治療提供新選擇,成為血管鈣化的“終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