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家住牡丹區的陳女士,特地把一面上寫“心系新生命 暖心如家人”的錦旗,送至菏澤市立醫院重癥醫學科一區醫護人員手中以示謝意。陳女士不久前被一場始料不及的車禍攪亂了日常生活,在市立醫院她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
陳女士的前期治療,可謂步步驚心。由于患者出現了碾壓性粉碎性骨盆骨折的情況,讓手術醫生陷入了兩難境地:不做手術,直接是死路一條;做手術,怕打開盆腹腔后,諸多大血管兒出現壓力性噴射,根本無法止血。重癥醫學科一區張解放、孟魯靜等醫生同多方資深醫生會診后,大家還是決定冒險一試,百分之一的希望也絕不能放棄。
此時的患者因為大量失血,血壓已經低得不能再低了。重癥醫學科一區的護理人員劉麗會、李楠等人立即開始術前準備及相關工作,為患者進行輸液來幫助其升壓、抗休克,大劑量的升壓藥已經走得不能再高,同步進行大量的輸血。然而,患者的血壓依然拉不上來。此種情況命懸一線又無退路,時間就是生命,“立即上手術臺”刻不容緩!
萬幸的是,手術非常成功。大家一直卯著的勁兒、提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但是當患者的病情稍趨平穩,需取出盆腔內壓迫紗布時,大家又緊緊捏了一把汗。不取,會讓紗布一直在肚子里;取,又區分了情況。如果紗布全部取出會令腹壓驟減,大血管兒會因突然失去壓迫而再次大量出血,如何控制又成了一大棘手問題。為確保萬無一失,經過再次會診后,治療團隊商定了方案:先在造影下行髂動脈栓堵止血,再取紗布。事實證明這一決策也非常正確可行的。
如果說身體之痛,可以用藥物去緩解,那人的精神之痛,就不是一朝一夕能解除的了。術后恢復又給重癥一區的醫護人員們出了一個難題。骨盆骨折、小腸破裂、肝挫裂傷、肛周挫傷、肋骨骨折等足以聽起來就讓人心驚膽顫的病癥以及后期的一些并發癥,所導致的疼痛和心理不適,讓原本健康、開朗又愛美的陳女士,一度其意識從瞻望、恍惚、模糊、清醒逐一經歷,情緒也由恐慌、焦慮、低落再到樂觀,曲曲折折,起起伏伏。幸好最后她挺了過來,這其中除了科室醫生正確的診療醫治及護理導向外,重癥醫學科一區醫護團隊常常給予語言、行動上的鼓勵和精神上的幫助也是密不可分的。
對于重度復合外傷的患者如何進行整體翻身,是重癥一區護理人員需要面對的嚴肅的問題。不翻身,會出現壓力性損傷等皮膚問題;翻身,會有多種嚴格要求:一、病人要保持身體長軸一致;二、保證沉重的骨盆固定架同向移動,防止扎傷患者自身產生二次傷害;三、為減輕患者的疼痛,通常翻身前,會給患者靜脈用一點鎮痛劑,這番操作通常要三、四個人共同完成;與此同時,還要為患者肛周外涂用藥,更換尿墊,整理平整床單元等。
每次陳女士因這類事情不停痛苦呻吟時,護理人員會邊翻身邊安慰:“我們知道這樣會很疼,現在再忍一下,我們動作盡量速度一點,輕柔一點。”剛翻完身,又聽患者說:“護士,能給我再挪動一下右腿嗎?”“護士,你幫我看看,我肚子上還滲血嗎?”“護士,你說,我還能站起來,走路嗎?”。隨著意識逐漸清醒,患者變得更加恐懼多慮,依賴的情感表達與日俱增。每當看著值班護士忙來忙去時,患者總是有些欲言又止但還是忍不住不停表達自己的想法。護士們會放下手頭的工作,靠在床邊,耐心跟她攀談,她的情緒才逐漸平穩下來。“你看,現在的治療方案,是這里最優秀的醫生和各科室主任的共同會診意見;護理方案也是經過我們護士長和資深護士為你量身定制的,你還有什么顧慮、不放心呢?”聽了這些,陳女士的臉上漸漸露出了笑容。
在醫生需要加強營養多進食時,陳女士時常感到惡心嘔吐,大家都鼓勵她少量多餐,增加營養才有助于康復,并及時為她擦洗處理嘔吐物。后來,對于自己的治療流程已經非常熟悉后,有時陳女士會說,是不是我又該紅光治療了?大家都逗她說久病成醫是專家了。
在ICU經過一個月的治療護理,需轉往普通病房時,她又恐慌起來。擔心轉出去后普通科室不能像ICU那樣照顧的那么專業,害怕病情變化。科室的醫護人員也是多次給她做思想工作,排除她的后顧之憂和多余的擔心。最終,陳女士還是高高興興的轉出了ICU,為以后的進一步治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這里,也要非常感謝創傷外科劉安成老師和胃腸外科、肝膽外科以及麻醉科的各位老師專家。正是有各位專家的鼎力配合,才能在關鍵時刻,合力拉回了患者的寶貴生命。
事后總結,當身患病痛折磨的時候,患者很容易產生消極的想法。多種原因會導致這一現狀:一、不堪的現實來的太突然,改變了日常生活的規律性;二、自己對疾病并不能有一個專業判斷去了解自己的病患程度,恐慌、焦慮、低落會隨之而來。我們醫護人員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與患者進行詳細耐心的溝通。真正做到醫者仁心,令患者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