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生與死之間,是一顆心臟跳動的距離。醫院,是離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患者重獲新生的地方。
菏澤市立醫院接診了一名胎死腹中的危重癥孕產婦,因雙下肢及腹壁水腫,伴憋喘到當地鄉鎮醫院就診,查心電圖未見異常,予以氧氣吸入。患者大便后突發呼吸困難并胸悶憋喘加重,急轉當地縣區醫院重癥監護室,并予以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腹部彩超檢查顯示已胎死宮內,考慮到患者已出現腎衰竭、肝衰竭、心衰竭,病情危重,隨時有可能死亡,當地醫院與家屬商議后,急轉菏澤市立醫院重癥監護室。

患者暢通無阻的來到重癥監護室一區,此時醫務人員已嚴陣以待,快速備好了搶救藥品及設備,而患者處于無意識的“躁動階段”,為了防止加重器官衰竭,副主任醫師李凡民、主治醫師張解放等醫務工作者立即開始緊張有序的搶救,根據各項指標制定嚴謹的診治方案,建立深靜脈置管、多參數監護等,悉心守護在患者身邊。

與此同時,李凡民副主任向分管副院長司世同匯報了該患者的相關病情,生死一線,司院長立即組織醫務部、ICU、產科、麻醉科、心內科、超聲科、消化內科、泌尿內科、呼吸內科、肝膽外科等多學科會診,會診一致建議行剖宮取胎術終止妊娠。全院啟動高危孕產婦急救流程,以最快速度對患者進行手術。剖宮手術由產科二病區主任姜文主持。家屬在得知姜主任親自操刀后,握著姜主任的手,懇求地說:“拜托您救救我們家大人......”姜主任看著患者家屬悲傷的面容,內心百感交集,安撫家屬后,立即走進手術室,常規開腹后,順利剖出一死胎。但此時患者宮縮極差,難以縫扎,綜合考慮用藥利弊后給予宮體肌注,持續按摩子宮后,宮縮好轉,出血明顯減少。術中患者生命體征平穩,術后心率由127/分降至98/分,回歸正常值范圍,手術成功。
考慮到患者肝、腎功能異常,當時谷丙轉氨酶最高達187U/L正常值(5-46),谷草轉氨酶最高達378U/L(正常值8-40),是正常人的近10倍,尿量少,體內的代謝廢物無法排除體外。ICU一病區主治醫師張解放查房后決定,對該患者行血液凈化技術。
之后,忙碌的工作開始了,重癥醫學科團隊不分晝夜守護患者床前,嚴密監測各項指標,維護循環,精確抗凝,控制感染,鎮靜鎮痛,管理液體,營養支持,管路維護,酸堿代謝電解質平衡等等。整個團隊對每一個環節都精心調控,像接力賽一般,與死神搏斗。

經過連日來醫務人員不間斷地守護,8月29日,ICU的醫務人員們終于可以大松一口氣,患者凝血正常了,肝腎功能明顯恢復,撤離呼吸機后可自主呼吸,尿量增多,生命體征趨于平穩。在9月4日轉入產科普通病房繼續治療。9月9日,患者已康復出院,與家人共度中秋。
本例患者的成功搶救,充分體現了醫院持續開展學科建設及多學科會診機制的實施成效,標志著我院搶救急危重癥患者的能力和水平步入新的高度。菏澤市立醫院一直擔負著我市急危重癥孕產婦的救治工作。近年來,醫院耗巨資引進醫療設備,整合資源、多次開展多學科聯合會診搶救,優化綠色通道流程,關鍵時刻舉全院之力搶救病人,真正體現了一切為了病人的服務理念,正在向打造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