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死神賽跑,搶的就是時間
8月26日下午2點56分,菏澤市立醫院急診轉來一位37歲女性患者,該患者已懷孕8月有余,最初因為下腹痛并伴有陰道流液被送去當地鄉鎮醫院,后因B超檢查胎心較弱轉入縣區醫院,隨后檢查發現胎心消失,急診來到菏澤市立醫院。來院時,該患者陰道出血,意識模糊,被診斷為“子宮自發破裂,失血性休克,胎死腹中。”
市立醫院產科醫務人員得知患者情況后,立即通知孕產婦救治中心提前做好各項搶救準備:手術室做好搶救產后出血準備;輸血科備全血、血漿、血小板、冷沉淀;麻醉科做好全麻下手術的準備;超聲科及心電圖室隨床邊檢查。患者抵達醫院手術室后,爭分奪秒的搶救開始了。此時孕婦已出現失血性休克前兆,產科副主任陳波立刻走向手術臺,在患者全身麻醉下行剖宮手術,打開腹腔后,見暗紅色血液流出,陳主任洗手探查,一死胎兒位于腹腔內,胎盤堵塞于子宮破裂處,情況危急。陳主任當機立斷,取出死胎及胎盤,將患者從危機關頭拉了回來。陳主任說,當時若不能及時進行手術,產婦易并發羊水栓塞,并且會因為大量內出血而危及生命。
在所有醫務人員都略松一口氣時,探查到患者子宮破裂口有活動性出血,醫務人員找患者家屬緊急談話后,又行子宮破裂修補術,最后患者宮縮尚可,查無滲血,成功保留了患者子宮。患者術中出血200ml,輸濃縮紅細胞4U,血漿400ml,輸液2000ml,手術過程順利。經過一番緊張的搶救,患者已脫離生命危險,安全返回病房修養。
菏澤市立醫院急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成立于2016年12月,秉承著提高危重孕產婦救治能力和服務質量的原則,保證救治服務的及時性和安全性,降低孕產婦死亡率。醫院急危重孕婦救治中心的成立為廣大孕婦提供了可靠保障,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同時,縮短患者搶救時間,爭分奪秒創造奇跡!

菏澤市孕產婦急危重癥救治中心
(二)“即刻剖宮產”,5分鐘“搶”出胎兒
27日上午,定陶區一位術前診斷為瘢痕子宮患者(所謂“瘢痕子宮”是指,剖宮手術或肌壁間肌瘤剝除后的子宮,這種情況下子宮不易受孕,受孕后也容易造成子宮破裂、宮外孕等情況)因停經9月余,陰道流液11小時入院。患者曾因行兩次剖宮產手術,這次發生胎膜破裂,當地醫院在腰硬聯合麻醉(半身麻醉)下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打開腹腔后見子宮前壁血管迂曲怒張,術中手術者與患者家屬溝通,考慮手術風險極大,可能出現大出血、子宮切除等危險情況,給予關腹后急診轉入菏澤市立醫院。
產科閆印春主任接到患者后,即刻安排患者推入手術室行剖宮產手術,麻醉科、輸血科、ICU做好應急準備工作。打開患者腹腔后,閆主任洗手探查,發現子宮向右側扭轉約90度,徒手復位子宮,刺破羊膜囊后,見羊水渾濁,吸約400ml羊水,順利助娩一名男嬰,胎盤、胎膜均娩出完整,新生兒出生評分良好,取出僅用時5分鐘,醫院產科團隊以高超的醫術助母親和寶寶脫離死神的威脅。

產婦順利誕下一名男嬰
針對近日兩起危重孕婦事件,閆印春主任說:“下一步我們要總結經驗,強化醫療機構妊娠風險評估,對于病情需要轉運且具備轉運條件的危急重癥孕產婦新生兒,各醫療機構應及時安排醫務人員轉診至我院或上級救治中心,分秒必爭,為患者及家庭帶來新的生命和新的希望!”
醫療救治尤其是急危重癥孕產婦搶救是保障母嬰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菏澤市立醫院建立了以產科牽頭的院內多科室協作救治機制,強化醫院質量安全管理,組織危急癥孕產婦會診討論,完善救治轉診等工作流程,建立救治應急預案。對產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肺栓塞、羊水栓塞等情況建立完善的搶救程序與規范,確保一旦發生危急重癥情況第一時間實施救治。同時,醫院建立了轉診綠色通道,明確專人負責接診工作,對于不具備轉運條件的患者,醫院救治中心無條件接受各醫療保健機構疑難危重癥孕產婦的轉診和救治,確保搶救工作有效銜接。
菏澤市立醫院急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承載著全市人民的殷殷期盼。確保母嬰安全,既關乎個人安危,也關乎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更關乎國家的未來和希望。醫院上下將全力以赴,做好各種應急準備,時刻為孕產婦、新生兒的健康與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急救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