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為對右冠行PCI治療前后對比,下圖為左冠造影結果
近日,菏澤市立醫院心內科成功搶救一名急性大面積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目前患者已好轉出院,恢復良好。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死亡率90%以上,心內科在短時間內對該危重患者的成功搶救,得益于各醫療團隊間的完美配合及對急危重癥病人有著較高的綜合救治水平,標志著該院急診PCI水平再上新臺階。
2016年12月12日20:00,定陶區53歲的孔先生突發持續性胸痛,伴有大汗淋漓,在當地醫院初步診斷為“急性心梗”后,為求急診PCI術到該院就診。入科時,患者全身濕冷,血壓在90/60mmHg左右,心率在110次/分左右,心電圖提示急性下壁后壁右室心肌梗死,急查心肌標志物明顯升高,心內科主任王勇看過患者后,認為患者診斷“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成立,需要立即行急診PCI術開通閉塞血管。王勇隨即協調手術醫師、導管室值班人員到位。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心肌。在主任醫師王勇、副主任醫師晁銀霞指揮下,主治醫師牛文堂、馬寧在患者入院半小時內完成了冠脈造影,術中發現前降支已經100%閉塞,右冠100%閉塞,雙支血管完全閉塞的臨床死亡率較單支病變死亡率升高5-8倍,且患者術中出現胸悶,已有心源性休克表現,患者生還希望渺茫。與家屬快速溝通后,醫生當機立斷給患者首先做了主動脈球囊反搏術(IABP)做循環支持。置入IABP后患者血壓穩定在120/70mmHg左右,心率降至90次/分左右。IABP置入的同時,王勇通過ECG、冠脈造影結果迅速判斷,右冠是此次心梗的“罪犯”血管,前降支為慢性閉塞病變的可能大,決定此次只開通梗死相關血管——右冠。馬寧快速指引導管到位,導絲順利送至右冠遠端,球囊擴張后發現血栓負荷嚴重,出現嚴重的無復流,考慮血栓脫落、破裂的斑塊釋放大量縮血管物質導致小栓子堵塞微循環,患者此時煩躁不安、心率驟降至40次/分,醫生立即送入血栓抽吸導管抽吸,抽出大量紅色血栓,同時給予藥物改善微循環,最終在右冠近中段置入支架,患者血流終于恢復正常,生命體征趨于平穩。請重癥醫學科會診后,ICU副主任張解放開放綠色通道,術后帶IABP機狀態下轉入 ICU繼續治療。在監護室,經過糾正心衰、維持灌注壓等處理后患者病情逐漸好轉。后患者轉入心內科后繼續治療,患者下床活動已無胸悶、胸痛等不適表現,心臟彩超也印證了患者前降支為慢性閉塞,后患者順利出院。擬于三月后再次嘗試前降支的開通治療。
近年來,冠心病病人正趨向年輕化發展,菏澤為高發地區,市立醫院心內科每年冠脈介入數量以30%以上高速增長。心內科不斷派出醫師進修學習,請專家來院進行業務講座,提高了專業技術水平,急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率到了98%。尤其是近期醫院開通了急性心梗急診PCI通道,為這類高危患者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