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歲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韓女士,在菏澤市立醫院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下,成功進行了挽救性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再次迎來了“新生”。讓我們一起聆聽她的故事,感受生命的奇跡,感受愛的支持。

不幸確診,頑強抗爭
六年前,韓女士不幸被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這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該病無法治愈且容易復發。盡管疾病折磨著她,但她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與病魔頑強抗爭。在市立醫院,她接受了多個療程的化療,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復發危機,再出新招
作為一個不可治愈性的疾病,多發性骨髓瘤的復發和難治是臨床醫生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2022 年 8 月,韓女士的病情出現了復發,市立醫院的醫護人員立即調整藥物治療方案,成功控制了病情。
但好景不長,今年 4 月,韓女士的 M 蛋白及漿細胞再次升高,這意味著可能再次出現耐藥情況。而且她的病史長、化療療程多、疾病兩次復發的情況,將意味著若沒有新方案跟進,那么病情會再度惡化,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面對嚴峻狀況,副主任董巧鳳表示:“經過綜合評估,我們決定進行挽救性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但是移植前是否能采集足夠干細胞數量成為一大難題。當前,患者已獲得最大腫瘤緩解深度,骨髓中未檢測到瘤細胞,如能動員干細胞行挽救性移植,有望最大程度延緩疾病進展?!?/p>
全力以赴,救治生命
為確保韓女士的生命安全,在科室主任桑玉旗的帶領下,醫療團隊決定為她進行挽救性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對于接受多療程化療后復發進展的骨髓瘤患者,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的采集量是否足夠,是移植成功與否、能否挽救生命的關鍵。
采集足夠數量的造血干細胞一事刻不容緩,醫療團隊爭分奪秒,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經過五天的不懈努力,他們成功采集到了足夠量的造血干細胞。10 月 7 日,韓女士進入移植倉治療,10 月 23 日,她順利出倉。

醫者仁心,感恩重生
“謝謝你們,給予了我第二次生命……”出院那天,韓女士眼含熱淚,感激地說道。她表示:“患病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有專業醫療團隊對我的高度負責和不懈努力?!?/p>
這場生命的保衛戰,再次見證了菏澤市立醫院醫護人員的醫德與擔當。行醫一時,鞠躬一生;不求聞達,但求利人。作為市立醫院的白衣天使,醫護人員是生命的守護者,更是希望的傳遞者。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讓醫德貫穿醫療的全過程,為菏澤市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駕護航。
科室簡介
山東省立醫院菏澤醫院血液科為“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認證科室,山東省醫療質量示范科室、山東省臨床重點科室建設單位、山東省重點學科和國家血友病治療中心、菏澤市重點學科,并加入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省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工作組”等聯盟或成員單位,建立了友好交流和長期合作關系?,F有血液一、二兩個病區和骨髓移植倉,一個血液病實驗室,血液內科一病區同時承擔兒童血液病的診治。
血液內科現有21名醫師,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5名,主治醫師8名、住院醫師6名,其中碩士16人,學士5人。學士中在讀碩士1人,碩士中在讀博士1人。碩士導師生3名,目前科室在讀研究生2名。17名醫師先后于中國醫學科學院天津血液病研究所進修學習,1名醫師于意大利薩薩里大學醫院訪問學習。護理人員對化療、干細胞移植、PICC穿刺等具有專業的護理和操作經驗,有專門的血友病管理護士。
造血干細胞移植病區分為無菌層流病房、緩沖區和醫護生活區,設有百級層流病房2個,千級層流病房2個;通過高效過濾器可清除超過99.9%直徑大于0.3μm的塵粒及細菌,達到基本無菌的程度,每間倉位均有獨立的新風系統,24小時不間斷地將過濾后的清潔空氣輸入倉中;病區配備了感應式水龍頭、自動開關門裝置,醫護人員無需用手,就能進行操作,減少了病原通過手部傳播的風險。血液內科所開展的診斷和治療一直穩居省內先進水平,部分達國內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