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搶救現場

目前,孩子恢復良好
12月19日上午11時39分左右,一輛載著生命垂危患兒的救護車剛一抵達菏澤市立醫院急診科,早已做好急救準備的醫護人員迅速將患兒推進了搶救室。原來,當天11時左右,家住丹陽辦事處1歲半的小南(化名)不小心吸入半塊花生,小南抵達醫院時,口唇、面部紫紺,無意識,命懸一線。后經醫院急診科、耳鼻喉科、麻醉科、小兒科醫務人員共同努力,小南轉危為安。據了解,小南從到醫院到取出異物,用時不到20分鐘。
大眾網記者采訪了解到,19日上午11時左右,小南在吃花生的時候,由于跑步,不小心將半塊花生卡在了氣管。家屬發現后,立即往孩子嘴里摳,并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家屬怕時間來不及,立即開車趕往附近醫院,在路上,家屬也是不斷在摳小南的嘴,希望花生能夠“頂”出來。到達某醫院經醫務人員檢查后,要求緊急轉至菏澤市立醫院救治。
“在11時20分鐘左右,我接到了醫院院前急救護士長任靜的電話,說是一個小男孩有一個花生卡在了氣管,要轉來我們醫院,需要急診科立即準備氣管插管。”菏澤市立醫院急診門診副主任趙妍告訴記者,由于要確定孩子多大,才能讓麻醉科準備氣管插管的型號,接著,她又打電話過去詢問,確認之后,她立即聯系麻醉科、耳鼻喉科、小兒科醫務人員,準備過去會診。
11時39分鐘左右,小南被救護車送到菏澤市立醫院急診科,經檢查,孩子口唇、面部紫紺,呼吸微弱,無意識。接著,醫護人員為小南行心肺復蘇、吸氧、暢通呼吸道、建立靜脈通道等搶救措施。很快,小南有了心跳,口唇、面部紫紺問題也有所好轉。后經麻醉科、耳鼻喉科、小兒科醫務人員討論,決定將小南轉至耳鼻喉科,行支氣管鏡檢查,取出異物。在轉運途中,醫務人員一路奔跑,與生命賽跑。
“接到急診科電話的時候,我就趕緊通知科室人員立即準備做支氣管鏡所需的器械,孩子到達科室后,立即為孩子進行了支氣管鏡檢查,不到2分鐘,就將花生從氣管取了出來,取出之后,孩子意識就恢復了,會哭了,也會喊爺爺、奶奶了。”菏澤市立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王守璽說,目前,孩子恢復良好,計劃明日為孩子做顱腦CT檢查或者顱腦磁共振檢查,檢查看顱腦是否有損傷,如無損傷,近日就可出院回家。
王守璽說,近年來,隨著家屬意識的增強,小兒氣管異物呈現下降的趨勢。兒童的氣管比較狹小,一旦有食物落入,很容易將氣管堵住,而發生嚴重呼吸困難。當孩子被異物卡住氣道時,家長首先要撥打120急救電話,到正規醫院治療,或把孩子倒過來,拍打胸部,或行海氏沖擊法嘗試將孩子氣管內異物取出。
此外,王守璽建議,5歲之前的孩子咽部發育不是太好,建議不要給孩子吃花生、瓜子、豆類、堅果等食物;吃飯時盡量不說話,更不要逗孩子哭或笑,以免食物被誤吸;不要讓孩子單獨玩耍小于拳頭大小的玩具、零件,以及硬幣等,更不要往嘴里、耳朵、鼻孔里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