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菏澤市立醫院脊柱外科成功完成首例顯微鏡下頸椎前路手術,而且是多個節段的大手術。為脊柱病患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選擇和福音,同時也標志著該院頸椎手術操作難度再創新高,手術更加微創,安全性進一步提升。

家住菏澤單縣的肖先生,今年61歲,頸部不適,左上肢疼痛多年,最近四個月來疼痛劇烈,影響睡眠,影響生活,同時,伴有四肢麻木、無力,雙手活動不靈,步態不穩,來市立醫院就醫。經診斷,患者為脊髓型頸椎病、頸椎管狹窄、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脊髓受壓變性。菏澤市立醫院掛職副院長、山東省立醫院脊柱外科專家豐榮杰教授主刀,組織醫護人員,為患者開展顯微鏡下頸椎前路手術。手術歷時兩個半小時,順利完成,術后患者清醒后,肢體活動良好,術前的劇烈疼痛消失,患者及家屬非常滿意。

據豐榮杰介紹,顯微鏡下手術視野清晰、立體感強,精準,手術安全性高、操作舒適、創傷小,恢復快。顯微鏡下手術,可應用于所有的頸椎、胸椎、腰椎手術,特別是對于有些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可以單純減壓,不用內固定,不用耗材,對于減輕病人經濟負擔,意義尤其重大。顯微鏡、拉鉤、椎板鉗等,全都能重復使用。
顯微鏡下做脊柱手術在歐美是標配,是椎間盤切除的金標準。近來,中國骨科界的專家們呼吁使用顯微鏡做脊柱手術, 2017年4月16號中國醫師協會在我國率先成立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脊柱顯微學組,全國50多個委員,豐榮杰為其中一名。

頸椎病的壓迫多來自于前方,后路手術雖然比較安全,對于去除壓迫,重建頸椎的生理曲度的療效不如前路手術。前路手術屬于直接減壓,手術效果好,但是頸椎前路解剖結構復雜,有食管、氣管、頸部大血管及脊髓,尤其是多節段病變,前方直接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容易導致癱瘓。顯微鏡下手術視野清晰、立體感強,可以大大提高手術的安全性。
豐榮杰提醒,預防頸椎病,在生活與工作中要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和習慣,不要長時間的低頭彎腰,避免勞累受涼,注意保暖,適當活動增強體質。保持心情愉快、放下思想包袱,對于脊柱的健康也很重要。一旦有了頸椎病,一定要接受正規診療,切記病急亂投醫,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