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好發于30—50歲的青壯年人群,骨壞死一旦發生,若無有效干預,80%的患者將發生股骨頭塌陷,塌陷將嚴重影響髖關節功能,最終不得不進行關節置換。股骨頭壞死致殘率高,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髖關節的主要功能是負重和完成運動,所以,預防股骨頭塌陷,保持其負重能力,髖關節就可以滿足人類日常活動需求,患者就能夠保留自身關節,避免進行關節置換。預防壞死的股骨頭塌陷的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診斷,在壞死早期就給予合理的干預措施,就能夠有效的預防或延緩股骨頭塌陷,盡可能保留自身關節。

治療方法選擇——明確分期選最優
臨床中,股骨頭壞死的主要可分為保髖治療(保頭治療)和人工關節置換兩大類。其中保髖治療分為手術和非手術兩大類。在股骨頭壞死的治療中,首先應該明確分期、壞死范圍、壞死部位、病因等各種因素,同時也要考慮患者的年齡、身體一般情況、單髖或雙髖病變等,以便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

01
股骨頭壞死早期患者治療方法選擇
對于壞死范圍小,壞死部位在非負重區,癥狀較輕的股骨頭壞死早期患者,治療原則主要為骨壞死的修復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以利于股骨頭的自身修復。多可選擇改善循環,活血化瘀,補腎壯骨,促進修復的藥物+物理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包括:髓心減壓術,干細胞移植等。此時患肢需要進行保護性負重(拄拐),同時配合康復鍛煉保持肌肉力量。同時,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消除外源性致病因素,如酒精、激素性藥物使用等。
02
股骨頭壞死中期患者治療方法選擇
對于患者范圍較大及壞死部位處于負重區的中期患者,治療的原則為及時給予股骨頭力學支撐及改善股骨頭負重,以避免或延緩股骨頭塌陷,為壞死后的修復提供時間和空間。治療方法可選擇髖關節鏡下雙加壓微創手術、植骨術、骨移植術、鉭棒植入術、截骨術等同時配合改善循環,活血化瘀,補腎壯骨,促進修復的療法,此時一定注意患肢避免負重,可在非負重情況下配合康復訓練方法。

03
股骨頭壞死晚期患者治療方法選擇
當股骨頭壞死進入晚期后,需結合患者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對于較為年輕的患者以及不愿或身體情況無法承受人工關節置換術的患者,治療原則主要為減輕疼痛癥狀,改善下肢功能,保留自身關節。此時,若已預測保頭治療效果不佳時,應避免操作復雜、創傷大的手術治療,可選擇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康復訓練的方法。
而對于塌陷嚴重、疼痛嚴重,髖關節功能嚴重受到影響的股骨頭壞死晚期患者,年齡在60歲以上,人工關節置換術目前仍是的最好選擇,可根據骨質情況、全身狀況和日常活動量選擇假體類型和固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