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西歐Bennett和Virchow發現有貧血、肝脾腫大的病人,血液抽出放置一段時間后,發現血液中有一層黃色“膿樣物”,其中全為白細胞,故稱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回顧調查,各地區白血病的發病率在各種腫瘤中占第六位、第七位。兒童、青少年中白血病為惡性腫瘤的第一位。白血病是骨髓、脾、肝等造血器官中白血病細胞的惡性增生,可進入血循環、并浸潤到全身各組織臟器中,臨床可見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發熱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和骨骼疼痛。
白血病按白血病細胞分化程度可分為急性慢性兩大類。按血細胞的不同細胞可分為各種類型。如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白血病等。白血病病人的骨髓中存在一定數量的白血病細胞。外周血中也可見白血病細胞,但所占比例多少不一。